我来自豪运国际 | 草木为伴 ,山水为友> 豪运国际集团 - 为生活家导航 > 新闻中心 > 集团新闻>



豪运国际




为生活家导航
集团新闻
我来自豪运国际 | 草木为伴,山水为友发布时间:
  

25周年·献礼|1994-2019


《我来自豪运国际》专栏NO.4

我们希冀以细节的笔触

挖掘隐藏在日常生活轨迹下的树藤精神

展现每一个豪运国际人平实但不凡的执着与追求


///

本文所有画作均为张珍瑜作品
张珍瑜

集团产品研发中心|园林工程师|司龄 :6年


“无论哪一种情况下,

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,

因为大自然景象不可能具有绝对的美 ,

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表现的那个人的灵魂里。”


尼古拉·彼得罗维奇·别利斯基

《紫气东来》2019.06二十五载风雨同舟路 ,豪运国际雪融冻土凤凰飞。

贺豪运国际集团25周年作品


物无哀喜 ,人或有情。

人浮于世,总需要世间风景物类的滋养。

所以人们眺望远处命题模糊的塔 ,

跟随眼前随风飘零的叶,

便轻易描摹出生命的气息与馨香。



《一草一木为伴 ,一山一水为友》2019.06


画匠 ,用笔墨与时空和历史对话。

寥寥几笔的勾勒,

使人在不由心生肃穆的同时 ,

洞见其对当下时代的生机之爱 ,

看到这宇宙世间的秩序与诗意 。


《水兰》2019.05


观珍瑜的花鸟画,

以平易之笔和一颗平常的心 ,

用若不经意的方式,

抒写出自己情之所感、心有所动。


《传承》2019.05


因为灵动 ,因为悠远,因为很中国,

所以它们所展现的,

是独立思考后的自我觉醒,

是向外抓取转而向内滋养的能量,

是从追求个体成果到整体价值的收获 。



《等春》2018.01


笔墨间运行最佳的状态 ,

是物我为一 、心手相忘。

珍瑜对绘画题材并无明确规范 ,

只在生活经历和学习积累的基础上 ,

随愿随缘,信笔画之,

在有为与无为间皴擦点染。


《梅》2019.03

伏案丹青,远离浮躁尘嚣,

带月锄禾,进入恬静散淡。


  

《鸡鸣》2019.06


珍瑜在创作中,

将自己心中所思所感 、所见所得 ,

一笔一笔地用心“写”出,

而非刻意按部就班地“画” 。



《劲节迎风》


在毫不经意间疏简萧散 ,

自成天然之趣。

对于张珍瑜,这一点同她的山水画一脉相承。



《漓江风光·早春》2018.03



《水上人家》2016.05

乡野村寨,泥径石桥,

平畦浅壑,时节嬗递 。

……

中国山水 ,

宁静、孤独、深邃 、壮烈,

它们曾是无数种象征,无数个标签,

它们活在诗词里 ,也活在无数个故事里 。



《海钓》2015.03


田园,而且是南方的田园 ,

一直与张珍瑜的人生连在一起。

这块土地塑造了她的情性,

也给予她创作的灵感。



《奶奶》2015.12


她全部作品所呈现的心绪情怀,

和对南方田园母题的反复诠释 ,

明显源自她对这片南中国土地 ,

近乎本能式的挚爱。


《渔女》2015.03


它浩浩荡荡,波波漾漾,

但见青山染碧,山花狷狂 。



《播种》2015.10

对过往经历的每一缕细细体悟,

都有其耐人寻味之妙处。

珍瑜对山水田园不加文饰的表述,

也是她对多年创作摸索 、实践的概括。



《丰收》2015.12


人生的迁变,

环境的移易,

时尚的诱惑 ,

未曾轻易改变她的创作取向。


《老家》2016.07


换言之 ,为人宽厚行事随和的人,

对艺术也会有种至为坚执的信念。

她恪守自己对于艺术的真切理解和感受 ,

遵循笔墨本身的偶然,

时而开阔时而婉转 ,

施以大爱点缀,

美,浑然天成 。



《广式早茶》2019.05


天赋不是天生就会某一件事,

而是天生就喜欢某一件事,

并愿意把时间和精力倾注其上。



《日映红》2014.03


珍瑜将浓烈的艺术热情,

幻化为对天地山川草木的画中柔情,

去感动每一个为梦想而历劫的人。


《松鹤图》2019.07

以梦想和爱作为前行的航灯,

在无数个全然投入的当下沉醉 ;

穿越艺术和美的形式桎梏,

拥抱天地造物的永恆。

张珍瑜


当作为尺度的时间,

被还原成作为度量的工具,

无需等待,

过去 、未来与现在合一呈现。

恰如珍瑜心中的山水彼岸,无远弗届。

撰稿|李冰卉 作品来源|张珍瑜

编辑|李晓璇 作品扫描|邢国锋


///

往期回顾


///

本文摘录自25周年·献礼《豪运国际生活家》NO.9


点击图片查看25周年·献礼《豪运国际生活家》NO.9(3D翻页电子版)



XML地图